加快推进税收的发展与改革
2006年4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中央党校作了题为《当前我国税收发展与改革》的报告。记者就此采访了谢局长。 记者:“十五”期间,我国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障。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谢旭人:“十五”期间,全国税收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税收年收入2001年、2003年、2004年分别突破15000亿元、20000亿元和25000亿元,2005年超过30000亿元,达到30866亿元。五年共入库税款109217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未扣除出口退税),年均增长19.5%,五年翻了一番多。税收增收额2001年、2003年分别超过2500亿元、3400亿元,2004年和2005年连续超过5000亿元。“十五”期间税收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流转税和所得税是税收收入主体,所得税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累计完成60232亿元,占税收收入总额的55.1%,是税收收入的主体。内资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累计完成25310亿元,占税收收入总额的23.2%,较“九五”期间上升6.6个百分点。 二是东部地区税收收入比重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税收收入增速明显加快。“十五”期间,东、中、西部地区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0.8%、15.5%、13.7%,其中东部地区收入所占比重较“九五”期间提高5.3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看,东、中、西部税收增速分别达到20.1%、18.3%和17.9%,分别比“九五”期间加快1.3、6.8和6.7个百分点。 三是国、地税局税收收入协调增长,地税局收入增幅略高。“十五”期间,国、地税局分别组织税收收入75493亿元和33724亿元,增长19%和20.6%。 记者:近几年税收收入增长大大高于同期GDP增长,这种情况如何解释? 谢旭人:以2005年为例来分析,当年税收增长20%,高于GDP增长近10个百分点,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价格因素和统计口径差异影响。税收是按照现价计算征收的,税收增长率是按现价计算的,而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率是按照不变价或者叫可比价核算的。去年按照可比价统计的GDP增长是9.9%,如果考虑价格因素,去年GDP现价增幅是14%,与去年税收增幅20%的差距就大大缩小了。 第二,GDP结构与税收结构之间有差异。GDP由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组成,而税收主要来源于二、三产业特别是来源于第二产业。去年三次产业现价增长率分别为8.4%、16.6%和12.9%,如果把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去掉,二、三产业增加值现价增长要高于总的GDP现价增长,与税收的现价增幅差距还会进一步缩小。 第三,外贸进出口对GDP增长与税收增长的作用影响不一样。外贸在GDP中核算的是进出口净值(出口减进口),即进口作减项,出口作增项,所以进口数量越多,对于GDP减去的数字就越多。但是,进口体现在税收上却是增项,只要进口,就会有税收。因此,外贸进口实际对GDP和税收增长起相反的影响。这个影响在2004年更明显,2005年稍弱一些。2004年进口增长36%,进口环节税收增长32.9%,拉动税收增长4.5个百分点。2005年进口增长12.7%,进口环节税收增长13.9%,拉动税收增长2个百分点。而不从税收收入中扣除,作冲减财政收入处理。这也是税收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的一个因素。 第四,累进税率制度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实行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和承包承租所得实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这样当应税所得达到一定规模时,适用税率提高从而使税收收入呈现跳跃式增长,导致个人所得税增幅往往会高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第五,加强税收征管因素的影响。全国税务机关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防止跑冒滴漏,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税收征收率提高,促进了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稳定较快增长。即在税法规定内,同样多的经济税源,国家征到的税收增加了,所以税收增长高于对应经济税源的增长。同时,去年清理欠税200亿元,严厉查处偷骗税案件,查补税款367亿元,也增加了一部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