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勤做实事”是记者在走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务基建计划局,在该局每位工作人员身上所感受到的办事方式和工作作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8层的办公区内,工作人员在为财务改革、基建工程修缮和资产管理忙碌着,也在为我院几千名职工的住房问题奔波着,还在为我院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默默服务着……
正是在院领导和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这样一如既往的务实工作作风指引下,2008年我院财计局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获得了院内各方好评。在继续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十七大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和我院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目标,以及进一步落实我院“十一五”规划和今年院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院财计局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穿工作始终,坚持以科研为中心,加强行政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深化行政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我院科研事业的繁荣发展,扎扎实实地做好行政后勤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
走在改革的前沿
“如果体制机制合适,投入与效果就成正比,投入多,效果好。如果体制机制不合理,投入多,可能效果反而差,矛盾反而多。因此,要通过适当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行经费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改革工作座谈会上道出了财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此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王伟光也号召“向改革要出路,向改革要形象,向改革要效益,向改革要保障”。正是对此号召的积极响应,我院财计局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2008年院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对院属各单位的财务管理,建立并实行财务委派制、结算中心制、收支两条线制度”的要求,院财计局制定了“确定目标,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尽快见效”的工作原则。据院财计局副局长段小燕介绍,新成立的结算中心采用中国工商银行的“电子银行”管理方式,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对院属各单位独立核算的单位财政拨款零余额账户以外的人民币资金账户,进行财务信息和资金集中管理,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资金运转状况,提高全院可支配资金的透明度。同时,保证各账户的正常运行,确保各账户的资金安全。如此,一方面简化了过去繁琐的办公环节,另一方面大大提高社科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到2008年9月末,按时完成了结算中心的启动工作。到11月下旬,集中资金已超过两亿元。
此外,院财计局局长张国宝告诉记者,公务卡试点改革是院财务基建计划局在2008年的另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据悉公务卡改革是财政国库支付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我院的试点工作中,从一开始的学习培训,到选择代理银行,再到开展宣传动员,研究确定试点工作流程,组织填写申领表,制定公务卡报销管理规程等各个环节,院财计局及时协调出现的问题,注意加强与代理银行的联系,保证了我院在财政部要求的期限内启动了公务卡试点工作。院机关已有300多人办理了公务卡并按规定开始使用。
“几条腿走路”解决职工住房
住房要靠“几条腿走路”来解决,王伟光为解决一直困扰我院工作的职工住房难题提出基本思路。无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科研环境、图书资料条件还是国内外学术资源,研究人员对此都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唯独住房问题一直无法达到期望的要求。院财计局副局长何燕生告诉记者,我院职工住房问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并逐步成为制约我院事业发展的瓶颈,学会向市场要房子。
近年来,院财计局在院党组和院领导的领导下,多方奔走,通过与国管局、北京市政府以及河北地方政府多次协调,我院职工住房条件有所改善。
——组织协调我院住房困难职工申请购买北京市限价房。院财计局的工作人员积极帮助加强与各级住房保障部门协调,他们利用节假日进行多方走访,加快了我院申购限价房的进度。截至目前,北京市第一批限价商品房申购摇号工作已全部结束,购房地段大部分在离我院较近的朝阳区常营地区。我院有300多位青年同志申购了限价房,其中有200多位拿到了房号。
——制定配售方案,完成了引进人才住房的配售工作。为解决我院引进人才的住房困难,经过院、局领导的积极争取,2008年国管局分配给我院部分经济适用住房。由于人多房少、价格便宜,全院对这批房源的配售工作十分关注,院领导曾三次召开办公会研究配售办法。财计局制定了具体配售方案,在人事教育局的积极配合下,经济适用房配售工作进展顺利。
——积极配合院“三项工作”小组做好协助我院职工购买燕郊低价商品房工作。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自2008年4月启动在燕郊建设购买低价商品房工作以来,院财计局多次与院“三项工作”小组同志共同考察,向院领导上报考察报告。统计全院购房意向,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起草了《协助我院职工购买河北燕郊商品房工作实施计划》和购房实施办法。据悉,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按计划实施。
—
改革促发展 务实谋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计管理工作侧记